首页 > 资讯 > 独家推荐 > 人物 > 正文

东北财经大学教师:户籍制度不改 买房需求难降

东北财经大学教师:户籍制度不改 买房需求难降

2010-04-05 17:05:05 来源: 点击:

摘要:对于当下的中国人,房子不仅关系着做人的“尊严”,更关系着一系列权利的有无。这一系列权利是通过户籍制度来界定的,而房子仅仅是通过这制度审核的一个门槛。中国房地产市场有一个怪现象:一方面是不断攀升的房价,一方面是不

对于当下的中国人,房子不仅关系着做人的“尊严”,更关系着一系列权利的有无。这一系列权利是通过户籍制度来界定的,而房子仅仅是通过这制度审核的一个门槛。

中国房地产市场有一个怪现象:一方面是不断攀升的房价,一方面是不断高涨的购房需求。以至有人把持续攀升的房价归因于不断高涨的购房需求。

流传最广也最为人认同的解释是文化传统说。按照这一解释,中国人具有独特的“家文化”,“安居才能乐业”的传统观念,使中国人对房子具有特别偏好,只要能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即便是甘做“房奴”也在所不惜。这意味着,中国人强大的购房需求是“非理性”的结果。相关的一些报道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解释。比如,在德国,初次购房者的平均年龄高达42岁;在美国,52%的首次购房者年龄在31岁;在比利时,许多人都是在35岁之后开始买房。但是,这一解释难以令人信服,且不说欧美人并非没有“家文化”,即便是与我国文化传统颇多共同之处,“家文化”同样明显的日本,年轻人结婚后要么选择租房子,要么住在集体宿舍,而独自购房的也是少数。

或许有人说,日本年轻人之所以不买房,不是“不想买”而是“买不起”。确实,市场需求永远是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合体。与时下中国年轻人倾“祖孙三代”之力买一套房子的情形不同,日本年轻人不会向父母要钱购房。但是,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日本年轻人独立意识强,只要自己能够做到的就不依赖父母吗?并非如此,其本质原因在于:在日本用父母的资金购房,手续比较繁琐,同时还要交付税率在10%至70%之间的“赠与税”。也就是说,不是文化差异而是高额税收阻碍了日本父母对孩子的爱!

中国人特别偏好买房的真正原因,在于房子不仅关系着做人的“尊严”,更关系着一系列权利的有无。换言之,对于当下的中国人,房子不仅是一个居住空间,更是一个权利通行证。只有在某个城市或城市某个区位有房子的人,才能享受诸如上学、医疗、就业等一系列社会保障与权利。“学区房”现象就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据报道,北京市海淀区四环内两栋相距20多米的楼房,虽然都建于1988年,建筑风格和楼层结构也完全相同,但作为二手房,它们的市场价格却有着天壤之别。前者单价是两万五到两万六,后者单价是一万五到一万六。造成价格如此悬殊的原因,就在于前者是学区房,如果客户买了它,他的孩子就可以上重点小学,否则,只能上一般学校。

房子的“权利属性”是户籍制度的衍生品。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最大特征是“以房管人”,即把户籍和房产挂钩,房子买在哪个区域,业主就归哪个区域管理,同时享受该区域的公共产品,比如学校、医院、水、电、气等。制度安排的后果是,有房子才有户口,有户口才有权利,从而使户籍制度成为界定个人所能享受的公共产品与相应权利的工具,而房子则是通过该制度审核的一个门槛。不难理解,在这种制度安排下,为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人”,即便付出全部“家底”,父母也会倾囊相助。实际上,欧美等国家年轻人之所以不急于买房,就在于即便“四处流浪”,他依然不会失去应有的社会保障与权利。

尽管近年来改革我国户籍制度的呼声不断,但是,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二元性”以及区域不平衡等特征,户籍制度短期内发生实质性改革的可能性不大。这意味着,中国人对房子的特殊偏好短期内也不会改变,而强大的购房需求必然会不断推高房价底线,至少不会发生日本上世纪90年代那样的“房地产泡沫”破灭。相信我的推论吗?看一看近期的房价走势吧。

声明:焦作房产网转载的以上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请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新闻排行
服务条款 法律声明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人才招聘 广告发布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客服电话:0391-8768882 客服QQ:1287642365
copyright ©2010 焦作房产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17369号-5
焦作房产网(隶属焦作焦点房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