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楼市新闻 > 八卦 > 正文

探寻苏封八景

2021-12-24 11:46:30 来源:焦作晚报 点击:

摘要:温县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千年古县”。苏封八景,亦称古温八景,因都在西周初年大司寇苏忿生的十二邑封地之首温邑境内,故名。苏封八景在明、清等几部《温县志》

  温县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千年古县”。苏封八景,亦称古温八景,因都在西周初年大司寇苏忿生的十二邑封地之首温邑境内,故名。苏封八景在明、清等几部《温县志》中记载的虽有出入,但大多相同。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个景观都有后代官佐文人赋诗予以咏叹,有的甚至多人赋诗赞赏,可见这些景观在历史上是非常受人喜爱和推崇的。

  第一景:农涧烟树

  农涧,即神农涧。原温县县城西门内南边,以及城外西南隅往西5余公里的路沟,均属神农涧。明万历五年《温县志》记载:“相传炎帝神农采药于此,尝五谷,以杖画地,遂成涧。”清雍正年间举人王锡命赋诗赞曰:“传闻古涧自神农,浪说当年一杖功。野草菲薇连上下,居民稠叠夹西东。朝烟细细穿林舞,暮火荧荧代月胧。地僻可堪容小隐,考槃载续硕人风。”可见这里林木葱茏,药草遍地,云烟缭绕,村舍连片。人们在劳作之余,临涧赏景休闲,或在此隐居度日,好不惬意。现在这里更是树木成行,瓜果飘香,山药、地黄等怀药种植基地绿浪翻卷。每到收获季节,机翻人挖,堆积如山,让神农涧永远留在了世人的记忆里。

  第二景:平皋夜雨

  北平皋村位于温县县城东10公里,历史上曾有过夺目的辉煌。据多部《温县志》记载,商帝祖乙由相(今内黄县)迁都于邢,实现殷商中兴,即在此。北平皋村原寨门上曾镶有“古邢丘”石匾,可佐证。西周初年,周公之子被封邢国于邢丘。春秋时这里是晋国的邢邑,西汉时是平皋县的治所。村南有平皋陂,水草丰茂,蒲苇连片。“相传风雨之声,每闻于清明之夜”。明景泰年间进士、温知县、南郑人虞廷玺赋诗赞道:“知时好雨下长空,倾耳平皋两听聪。潇洒三秋鸣杞柳,凄凉午夜滴梧桐。田家久旱逢甘泽,渔父忘机乐岁丰。禾黍离离古邢国,缅怀千载思无穷。”王锡命也赋诗叹曰:“惊闻甘澍洒长空,梦觉阴凉入小亭。信是池塘来骤雨,分明月色照疏棂。花间不住鸣蕉叶,屋上浑疑建水瓴。自来乾坤呈幻异,平皋夜夜可人听。”两首诗以惊喜之情将平皋夜雨之景描写得如此生动形象,惟妙惟肖,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三景:联珠献瑞

  据清乾隆十一年《温县志》记载,联珠冢“在城外西北隅里许,两冢对峙,中跨长桥,因名”。传说两冢分别是西周大司寇苏忿生及其子之墓。苏忿生追随武王伐纣,立下战功,被任命为六大卿士之一的大司寇,分封于河(今焦作市辖区及其附近区域),在温邑建立苏国。父子亡后葬于此。清道光年间进士、军机大臣、温人李棠阶曾作记曰:“距温城里许,岿然特起西北隅者,曰联珠。两阜累累,相去数武,形圆并峙,中架虹相属,故以联珠名。前殿奉文昌,后殿则药王、卢医、孙真人等祠;左则南极,右则文王后妃诸神。树林丛茂,蔚然可观……邑有祥异事,台辄幻传于半空中,非雾非烟,若隐若现。庙貌之宏丽,罔势之耸峙,曲径回栏,竹柏交错,殆一一举肖,如所天之倒影,海蜃之虚气成楼。”李棠阶将联珠冢之景描写得宏伟瑰丽,如梦如幻。王锡命也赋诗赞曰:“双峰并峙复相连,疑是长虹驾远天。云里星桥行步月,岸边松顶度飞仙。文光直向离宫灿,丹气平临北斗悬。名胜由来关地脉,瑞凝科目兆联绵。”此诗更是将联珠胜境的壮阔与神秘描写得精妙绝伦,活灵活现。原冢上有庙宇等30余间,日军侵温时毁于战火。上世纪90年代县政府对古冢进行修缮开发,建立苏苑,造凉亭,设围栏,铺石阶,植松柏,雕刻历史名人画像及生平事迹,为游人观瞻怀古提供了一个平台。

  第四景:宣冢夕阳

  宣冢,即赵宣子墓,位于温县县城西2公里的方头村。明万历五年《温县志》载:金泰和年间,温县丞靳德昌拜谒宣冢,见“庙祀绵邈,碑志不存”“升丘遐览,吊古伤怀”,遂命工刊石,并亲撰《晋赵宣子坟庙记》碑文:“公讳盾,谥曰宣,晋上卿赵衰之子……文公卒,子襄公即位,宣子代父执国政,行诸晋国,以为长法……襄公卒,子灵公即位。少长而侈,厚敛以彫墙。”见晋灵公荒淫无道,赵盾多次强谏,引起灵公不满,派麑去刺杀。麑不忍杀害忠良,便触槐自杀身亡(麑之墓亦在温县)。还有“赵孟盾卒,丧于温”“温邑乃晋之遗壤,盖后属诸赵氏,今邑西有赵宣子墓庙在焉”之记载。宣冢规模宏大,“上平而方,壁立如山”。王锡命在夕阳西下时登临宣冢,触景生情赋诗赞曰:“夏日炎炎忆赵宣,余辉犹灿夕阳天。方陵岳峙钦元老,返照轮光倚墓田。三晋云山含晚翠,千村焰火霭苍烟。凭高不尽流连意,林木蓊翳噪墓鸢。”可以想象,诗人在冢巅放眼四望,晚风送爽,满天红霞将宣冢景色装扮得俏丽多姿。远眺彩云飘飞,山峦叠翠,百里田畴绿波微荡,生机勃发;近看冢边林木七彩斑斓,雀鸣鹰啼,千家炊烟升腾,犬吠人喧。田间小径上收工的农夫哼着小调成群结队向村头走去,好一幅夕阳晚归美景。

  第五景:子城夜月

  子城,在温县县城东南隅笔架山北侧,内有砚瓦台,为赏月之佳地。“或于无月之夜,竟有花木之影,所见无时,不能常见”。其下有桃花洞,洞内幽深曲折,传说为司马懿转兵洞。金天会十年,僧善智在此化粮为粥以济人,众人感其恩德改之为设粥寺。寺内悬挂大铁钟一口,晨钟声传5余公里,元、明时曾改为学宫。清南阳府叶县教谕吴玉斗赋诗赞曰:“娥彩流空粉女墙,晴开云锁散冰光。凤楼百尺蟾飞角,银液一盘雉喙霜。冷射金墉镶碧玉,影飘鳞堞舞霓裳。桂风正好逢三五,城上笙歌戴月凉。”这首诗形象地再现了当年子城的雄壮、华丽英姿及中秋夜月美景,令后人无限向往。

  第六景:晋城晓望

  晋城,亦称司马故城。据清乾隆十一年《温县志》记载:“在县西二十里。宣帝筑,以招贤。即今招贤镇。基址犹存。”初为司马懿为招贤纳士修筑。其子被封为晋王后,以王都规模扩建城池,故亦称晋城。西晋建立后,县城从上苑村北移到这里,为温县历史上第二座县城。相传城池方圆数公里,包括今东西招贤、辛庄、古城、禅房、梨园等自然村。城内殿宇亭台林立,街巷纵横交错,人来人往,甚是繁华。晋城地处清风岭上,岭下不远便是滔滔黄河。晴日晨起清风拂面,朝霞满天。城内炊烟袅袅,车马喧闹。河上白帆点点,芦花飘飞。放眼四望,到处都是盛世美景。吴玉斗赋诗曰:“晋城入望月轮回,人带轻寒道上来。晨鼓响声惊宿鸟,朝霞飞影落霜苔。渔舟火向残星没,凤阁门依晓箭开。三马久随莲漏尽,招贤何自比燕台?”可见当时古晋城是何等壮美和繁荣。

  第七景:金鸡司钥

  据清乾隆十一年《温县志》记载:“鸡鸣城,在南门外城下高阜处,人履之胶胶有声,如鸡鸣然。”鸡鸣城建立的年代、规模等已无据可考,只留下这一神奇传说。清雍正年间进士、温知县、石首人高厚望诗曰:“散步城南隅,通传鸡覆雏。遍寻不可得,静听如相呼。何不畜埘榤,偏来藏土途。几回频怅望,疑信有和无。”吴玉斗也赋诗曰:“金城百雉近黄潺,香舌嘐嘐短堞间。暗把翠文藏地窟,灵从莲步晓人寰。翰音潜代侯瀛锁,花冠隐参寇老班。暴客应知飘迹去,凤门巩比虎牢关。”高、吴两人将人临鸡鸣城外高阜,发出母鸡唤雏之声,引发众鸡齐鸣,城门守卫听到鸡鸣便知有人要入城,从而提高戒备的亦真亦幻的奇妙景象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第八景:郭熙墨迹

  郭熙,温县西郭作村人,北宋著名画家。城西方头村北有郭熙墓及残碑。明万历五年《温县志》载:郭熙“仕宋为翰林待诏,文显当时。又以山水墨迹知名海内”。其画善得烟云出没峰峦隐现之态,独步一时,妙绝千古。宋神宗特别喜爱郭熙的画,在宫内多处张挂,并破例赐予金带。郭熙的画作《早春图》《幽谷图》《溪山秋霁图》《关山春雪图》等已成为传世珍品。历代名人对其画多为推崇,大文豪苏东坡曾赋诗曰:“玉堂昼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鸣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间。”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郭熙画作的欣赏和赞美之意。虞廷玺前往祭奠也赋诗道:“携酒方陵(今方头村)荐藻,残碑剥落草铺茵。知名山水今犹在,用世文章孰与伦。待诏曾趋金阙晓,长眠不记玉堂春。我来怀古情无限,独对西风一惨神。”此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画家的高度评价和无限怀念之情。改革开放以来,县政府成立了郭熙画院,并在荣蚰河畔修建了郭熙文化园,入口处雕刻郭熙高大塑像和《传承》画轴雕塑。园内树木繁茂,百花争艳,人行步道竹影绰绰,幽静蜿蜒。河水清澈见底,涟漪微荡,荷花盛开,鱼虾嬉戏,前来观瞻游览的四方游客络绎不绝。

  由于年代久远,历史上战乱频发,苏封八景中有的已杳无踪迹,有的破毁严重,只剩遗址残碑。但它们在古温文化的肇始、传续和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至今仍在闪耀着历史文化的灿烂光辉。 朱立明


声明:焦作房产网转载的以上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请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新闻排行
服务条款 法律声明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人才招聘 广告发布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客服电话:0391-8768882 客服QQ:1287642365
copyright ©2010 焦作房产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17369号-5
焦作房产网(隶属焦作焦点房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